川北民間傳統文化紀錄片《川北舊事》第十二集 — 《雞殼子》
發布時間:2019/04/01 川北舊事 瀏覽次數:1556
《雞殼子》
川北一帶農村,小吃“雞殼子”是過去農民新麥子出來后,用桐子葉、桑樹葉制作的一種“嘗新”的面餅,它雖沒有街頭商家賣的面餅好看,不過,它比那些好看的面餅更香甜。主要是在它的“身上”蘊藏著桐子葉和桑葉的那種自然芳香,比粽子的粽葉香更純真、更讓人喜愛。
五月是金色的,麥子黃了,一浪一浪翻滾洶涌,看上去暈暈的。卻看農民眉開眼笑汗珠子直淌。早餐過后,農民們就背上背簍拿上鐮刀走向幾里外的麥地,一路說說笑笑,歡歡喜喜到了麥地開始一天工作。伸手挽過一把麥子,然后在根部狠狠一刀,哧哧聲中,麥子齊刷刷地倒在農民們的臂彎里,仿佛靜靜地睡去。農民把割下的麥子放背枷里,把麥子一遍又一遍緊緊地捆在背枷上,然后幾個人幫著把沉重的背枷一抬,便背著麥穗往村里走。 麥子收回了家,這只算麥收完成了第一步。要讓麥子裝進倉,還有許多事要做。麥子收回后,農民們看準一個個晴天,把成堆的麥子全部解散開來,讓太陽曬上幾天,直到抓過一把麥穗一搓一吹,亮晶晶的麥粒出現在手把心時,打麥子的時辰才算到了。農民們都用連枷打麥子。把麥子鋪石板院壩的曬席上,然后舉起連枷輪番拍打這些麥把子,打完一面,翻過來再打另一面,直到把所有麥粒都打下了,才用木叉將麥草挑到一邊,用漏篩將麥草與麥粒分離開,再撮到另處暴曬。打麥子都要選太陽最毒辣的正午,這時麥子才脆,打起輕松。有時麥把子捂得久了,長了霉,連枷一打下去,刺鼻的霉灰嗆得人直憋氣。將打好的麥粒在房前屋后的平地上進行晾曬一周左右進倉,這樣的手工勞作沿襲了上千年。
農民用自己新打出的麥子在石磨上磨細,面粉和麥麩連在一起成“連麩面”。再選鮮紅的漢菜砍細成末,加上雞蛋、臘肉和各種調料,用水和“連麩面”攪拌成漿狀,均勻的涂抹在洗干凈的桐籽樹葉或桑葉上,用柴火在鐵鍋上烘煎半熟后,再用竹蒸籠蒸制而成。
一打開鍋蓋,雞殼子的芳香便撲面而來,吃起來清嫩爽口,香味四溢,口感特別好,即可趁熱馬上食用,也可打包送人。享用那又熱又香的雞殼子,是享受一種豐收的快樂,也是回憶童年的一大快樂。 小吃“雞各子”以其獨特的魅力,占據著當時川北農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,豐富著燦爛的川北飲食文化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農村人口外流,現在這種小吃也很少有人制作了,人們也很難享受到帶著大地氣息的東西,更是少了一種來自鄉土的樂趣。